許多年前,在香港學習的內地學生仍被稱為“留學生”。當時並沒有「留學香港」的概念。因此,人們認為在香港學習不算出國留學,這也是事實。
但是,根據教育部的說法,這正是我們的感受:
1)香港問題八大+都會、樹仁+演藝學院的大陸高校畢業生,都能認定為中國留學生進行身份;
2)只要符合出國留學時間要求,可以享受北京、廣州、深圳、外國留學生補貼、免稅購車資格等出國留學人員優惠政策。
除了以上兩點官方法理層面的認可度外,在實際的學習、就業過程中,一個在大陸學習和一個在香港學習的學生也不會被同等看待。
首先,港校的授課教師語言是純英文、教學研究內容更接近國際化大學排名香港、師資背景進行海外名校占比更高,而且對於香港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跟大陸發展不同,從這一點上完全有理由將香港學生學習能力視為留學行為;
其次,在就業過程中,企業不會將香港大學畢業生和內地大學畢業生視為同一學習背景下的應屆畢業生。香港前三名對外資企業有優勢,內地985家對國有企業有優勢,這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而且,香港留學的熱度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是中介炒起來的。
在過去的幾年裏,大陸在就業和繼續教育方面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捷徑”留學香港,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一年制課程節省時間,成本較低,對回歸內地有較高的認可度。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中介起到的作用研究最多只是一個引導和包裝的作用,真正有需求和做選擇的還是對於學生通過自己。
最低限度,既然“來港就讀”是國家支持、企業認可大學排名學生不拒絕的既成事實,熱心人士又怎會認為其他人不配站在歧視的最底層呢?
何況港校現在可以申請貸款門檻也沒那么低,985背景的學生進行申請前五所都不具有一定穩拿offer,瞧不上香港中國留學教育的人也真不應該知道是哪來的自信和錯覺...
其實我帶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人在香港留學後回到內地確實獲得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我香港中文畢業後,真的受益匪淺,比如定居上海,進入四大,自己創業等等。
如果我當時雙非本科學生直接影響就業,或者勉勉強強考上個雙非研究生,真的學習還是會繼續在一些小公司裏面熬工作人員資曆,然後N年之後才攢夠經驗可以獲得自己一個需要別人研究起步就有的機會。
因此,從實際情況來看,我認為在香港留學並不是一個問題。在香港學習一年的感覺確實與大陸不同,任何一個真正在香港呆過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而且反過來想,港澳地區的高中生入讀大陸的本科教育碩士,也不是跟大陸對於學生學習一樣通過參加國家統一的高考制度或者研究生考試吧?
當然,我們會判斷在香港學習是否算是出國留學。除了和大陸學生比較之外,我們還應該和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留學的大陸學生比較。
從這個角度來看,香港的社會環境和學校氛圍與歐美並不完全相同。
香港學校的教學風格和教育體系只是偏歐美,但或多或少是亞洲大學的特色。師生中也有相當比例的亞洲和大陸背景,所以留學體驗肯定不如歐美國家。
而很多人可以認為中國香港學生讀書我們不能算留學,抓住的關鍵點其實也就是一個留學體驗這方面的發展問題——香港靠近大陸,雖然比大陸更開放,但也不是純正的西式生活工作環境、學習活動氛圍。
還有兩個重要問題:
香港的學校教育不多,留學熱度是近些年才上來的, 香港的大學排名跟英美這兩個幾十年長盛不衰、留學服務體系和品牌發展效應研究已經具有非常高的留學中國地區經濟肯定是沒法比的;
與澳洲、加拿大、甚至愛爾蘭、新西蘭和新加坡比較,香港的學校具有競爭力,教學質素和國際認受程度並不遜色,但留學目的會略有不同:
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和新加坡是少數幾個擁有高水平學校的國家,許多國家在考慮學曆的同時,也考慮當地就業或移民
而香港整個社會的競爭很激烈,產業體系不太健全(偏金融、旅遊、零售等服務業,教師、公職崗位等又基本只對local開放),所以大陸學生在香港留學絕大多數是為了刷學曆,除了金融相關專業畢業生,其他人不太可能在本地就業,更不太可能辦永居。
綜合分析以上企業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香港學生學習在大家心目當中屬於中國留學范疇的感受就不太可能很強了。
相關文章:
港大的優勢是什麼? 讀這6點真的很刺激,有些資源很有吸引力
他們說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地方,你對香港的教育優勢了解多少?
我聽說內地學生在香港和澳門大學學習有好處,到底有什麼好處?